人民网消息,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国家体育馆开幕。本次大会的官方口号是“我在乎”。分析人士指出,面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光“在乎”远远不够。
国际舆论认为,华沙大会或无重大突破,但是这场“过渡性”大会有助于促使明年利马大会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后年巴黎大会才有望签署新协议。本次大会成功与否,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加大减排力度并切实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承诺。
主办国存争议
时隔5年,煤炭大国波兰再次举办联合国气候大会。作为欧洲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波兰电力行业对煤炭依赖度高达90%,相较于许多欧洲国家来说,似乎一直缺乏低碳减排的决心和行动。
大会开幕前夜,绿色和平组织的环保志愿者在当地多个燃煤电厂用7种语言播放投影,强调化石燃料已导致空气污染、洪水暴雨等难以逆转的气候灾难。
近年来波兰开始逐步推进能源多样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不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波兰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因此怀疑波兰主办此次气候大会的诚意。
雪上加霜的是,气候大会期间,波兰政府还计划举办一场高级别的煤炭行业大会,主要议题是探讨煤炭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在外界看来,这显然与气候大会“格格不入”,甚至有人指责波兰政府“别有居心”,毕竟每逢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煤炭和石油等行业便会尽可能保持低调。
本届大会主席、波兰环境部长科罗莱茨在开幕式上承诺加强谈判的透明原则,确保各国充分参与,致力于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分析人士认为,波兰能否切实履行主办国职责,还需在未来两周内继续观察。
减排迫在眉睫
本次大会召开前夕,菲律宾中部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幕第一天,菲律宾谈判团一名代表在发言时痛哭流涕,提出他将在会议期间自愿绝食,直到大会达成有效成果。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极端天气灾害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在开幕式上所说,气候问题上不存在对立面,或者全盘皆输,或者全盘皆赢,全球必须携手共同寻求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次大会的官方口号是“我在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全人类对气候问题的迫切关注。然而,要想真正缓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需要各国在拿出“在乎”态度的同时,展现出弥合分歧、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担当。
根据《公约》的核心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当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承担主要责任,许多国际组织也呼吁发达国家制定并落实更明确的减排目标。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欧美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对经济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环境气候问题。美国早已退出《京都议定书》,华沙大会上的初步表态也是无意加大减排力度;欧盟一度是全球气候领袖,由于受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减排热情与成效已不及当年。
然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超过95%,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有增无减,全球将面临难以想象的灾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本次大会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如果全球不加大减排力度,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以落实为目标
许多国家代表团和国际组织都提出,希望本次大会以落实为主要目标,特别是落实有关资金、技术、减缓、适应、透明度等决议。
菲格雷斯强调,本次大会应当集中讨论气候基金问题和发展中国家遭受损失损害的补偿机制问题,但两者都将是极为艰难的谈判。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大会上代表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发言时说,发达国家应该首先主动承担起历史排放责任,尽快落实对发展中国家作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承诺。
根据之前的决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绿色气候基金的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目前许多资金尚未真正到位。
苏伟说,发达国家的资金问题将是衡量本次大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他同时承诺,今后一旦达成全球气候新协议,中国必定参与其中。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大会能否在第二周的高级别会议阶段取得实质性成果,甚至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最新分水岭,还要拭目以待。(人民日报)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