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全站 热搜: LED  LED照明  led展  2014  2015  食品  2010  2014年  2014年第  2014年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资讯 » 会议新闻 » 正文

2014(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在青岛即墨市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4 13:07:40  来源:http://www.zhanlanku.com   浏览次数:4603
2014(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在青岛即墨市召开

  以“联合与创新——开创中国市场新局面”为主题的“2014(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在青岛即墨市召开。中国市场大会是中国商业联合会(简称中商联)重点培育的品牌活动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与规范。经过多年的培育,已成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领域的盛会。本届大会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支持,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东盟中心、香港投资推广署作联合支持,由中商联市场委、即墨市人民政府承办,即墨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执行承办,温州泰顺县人民政府、沈阳法库县人民政府、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河北省商联会、广东省商联会、青岛市商联会等18家地方政府、国家级协会、省市商联会参与协办及组团。共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市场领域精英以及境外驻华机构负责人参加大会。
 
  参加大会的领导和主要嘉宾有: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副部长、中商联名誉会长何济海,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商联会长张志刚,国务院参事姚景源,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明君,中商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副会长王民、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全国性协会会长,以及石家庄、绍兴、即墨、泰顺、法库、枣强、武汉黄陂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及地方商会会长等参加了大会。
 
  本次大会集高层主旨演讲、各类主题论坛、中国市场发展报告、项目展示与推介、交流洽谈等于一体,全方位整合商品交易市场的上下游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品牌化推广和国际化发展。会上,张志刚会长作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原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姚景源作“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的演讲;中商联商品交易市场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骆毓龙作“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
 
  张志刚会长在报告中认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稳中趋缓。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一是我国经济近两年开始进入中速发展期。二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产业结构看,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6.1%,今年这个比例继续上升,上半年达到46.6%,这是历史性的转折和突破。三是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四是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战略举措。五是创新驱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高科技的支撑。六是在“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指导下,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始加快发展。七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八是品牌建设正在成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竞争的高地和共同追求,“中国品牌”大步走向世界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谈到商品交易市场面临新挑战时,张志刚指出,目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批发业态主要呈现出六种形式:一是工业企业自销批发渠道;二是国外品牌国内各种代理商;三是大型零售企业统一采购与系统内分销配送;四是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五是电子商务B2B批发;六是专门从事商品批发的流通企业,即批发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市场仍处于数量扩张、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经营成本高的问题突出。在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市场占地面积求多求大,盲目发展势头强劲,出现招商不足,“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有场无市现象,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效益低,投资边际效益下降的现象已经出现;在商品交易市场性质定位方面,综合类偏多,专业类不足,“同质化”趋势严重,处于“一般化”甚至“边沿化”状况,发展前景堪忧;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对其生产周期长、风险大、运距远、全民每天消费的公益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政府“菜篮子”建设的责任心不强,主动关心不够,简单地把它全部推给市场,出现不该发生的市场波动;流通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潮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转型发展步履维艰,等等。
 
  张会长认为以下几种正在成为趋势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值得大家重视。
 
  一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公益性受到高度重视。政府以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公益性农产品重点骨干批发市场和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既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也给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带来更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改建、扩建、新建转型升级的重要机会。二是电子商务带来革命性变革。电子商务以多种形态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商贸服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瀛集团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商业使网络与供应链相互支持,流通与生产紧密结合,等等。实体经济在加快电商化运营,网商交易平台也在与物流等实体经济迅速融合。三是内外贸同时开拓,进出口双向发展。义乌去年实现出口182亿美元,增长102%。新建“海选网”使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优质品牌5万多种进入中国,80%是首次进入。政府“重监管、弱审批”,现在注册一家内资公司最长2天,外资公司最长3天。四是“无缝对接”推动机制创新。如今已经出现“无缝对接”的“零环节”。农超对接、产销直供多种“无缝对接”的形式出现,市场建设者和经营者带着数百位制造商走天下,在四川巴中市等地创建出“无缝对接”的新形式,形成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批发市场新体制。五是以物流为代表的多功能服务进一步完善。六是商品品牌快速成长,质量效益观念更新。品牌是商品中的精品,是质量效益的抓手。万达集团携手约5000家国内外品牌企业,每年召开对接会;义乌市积极培育品牌,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超过5.3万件,跃居全国各县(市)榜首。
 
  张志刚会长最后说,商品交易市场改革突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思想再解放的过程,是艰苦奋斗的新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必须作好长期准备的持久战。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转型发展,这就是结论。
 
  骆毓龙在“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中指出,转型、升级、红利应是当前中国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
 
  他说,截至2013年,规模以上商品市场达5089家,年交易额99000亿元,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401200亿的近四分之一,是1978年364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27倍多。如即墨市场、常熟市场等年超千亿交易额,义乌市场年近80万个标箱的出口商品、年5400亿的银行现金流量、年800亿的网商交易,还有年38%的国内市场交易,可谓繁荣一个市场,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强一方经济。中国商品市场承生产之上游,启第三产业服务之下游,成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提供就业、增加收入、增加税收、加大城乡建设力度、繁荣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载体。
 
  在2012年的第二届中国市场大会上发起中国市场“百城万亿”增长与发展计划以来,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迅速展开。为进一步深化并落实这个计划,在本次大会上,启动了中国市场“品牌之旅”全国行活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品牌换市”概念,即集聚全国各产业基地的优秀品牌组建品牌联盟,与全国各地市场平台进行有效对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并计划用5年时间,对接中国1000个市场。让千家市场通过品牌洗牌后,提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市场”,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这次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之所以首次走出北京、走进即墨,主要是即墨在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激发城市活力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好做法、好成效。近年来,即墨市坚持全域统筹、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理念,实施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特色精品城市建设“两大战略”,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核心区、国际商贸物流区、即墨古城、省级开发区创智新区、汽车产业新城等六大城市组团,这些组团既是现代产业功能区、又是城市综合体,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与特色精品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重点打造汽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规划建设了93平方公里的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落户65个汽车产业项目,形成了以整车为龙头、产业链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一汽商用车基地设计年产能20万辆轻重型卡车;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也已正式落户即墨,设计年产能60万辆。未来几年将建成年产值过3000亿元、居住人口达25万人的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
 
  壮大市场商贸和现代物流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江北商贸名城。目前,已经建成服装市场、小商品城等29处专业市场,各类市场年交易额达到820亿元。去年,规划建设了35平方公里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和62平方公里的城区西部现代物流区。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重点建设服装市场、小商品新城、中纺四季青国际服装城、复星天贸城、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青荣城际铁路站前商圈六大板块。未来3-5年,商贸城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建成具有第五代专业市场特点的千亿级市场商贸集群。西部现代物流区,引进了总投资200亿元的17个物流项目,将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区。作为全国42个铁路物流节点之一的济铁综合物流园正在积极打造国际陆港口岸。
 
  壮大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城。规划建设了服装品牌孵化中心等一批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服装品牌孵化中心是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服装服饰专业孵化器,已入驻企业186家。目前,我市针织服装服饰企业达到3000多家,涌现出即发、红领等一批知名骨干企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占据了青岛同行业的半壁江山。我市获得了中国针织名城、国家级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区、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等称号。
 
  同时,顺应蓝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蓝色硅谷核心区,打造海洋科技新城。目前,已引进了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12个“国字号”科研项目、8所著名高等院校及一批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在建和签约项目90余个,引进各类涉蓝高层次人才3.4万人。未来几年将建成世界知名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科研成果交易中心。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9497.html
 
 
[ 展览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最新展览资讯
立即发布»最新发布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浙ICP备0800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