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全站 热搜: LED  LED照明  led展  2014  2015  食品  2010  2014年  2014年第  2014年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资讯 » 会议新闻 » 正文

2014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开幕 收藏电商化利弊引争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0 08:16:28  来源:http://www.zhanlanku.com   浏览次数:993
  东方网记者唐一泓12月9日报道:今天,2014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业内200余位收藏家、艺术家和艺术金融投资机构从业者出席。
 
  近年来,随着金融资本与艺术品市场之间的加速融合,金融资本的介入为艺术品市场注入了资金动力,而艺术品与互联网的“触电”,也成为未来艺术品交易的大势所趋。在艺术品收藏投资迈进金融化与电商化时代的当下,如何将文化、互联网和金融三大产业有效结合,为中国文化金融找到新出路;如何在推进电商化进程的同时,保证消费者利益及藏品的知识产权,都成为与会各方热议的话题。
 
  “既然文化是个市场,就无需讨论文化市场是否需要金融化。”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寿光武说。据寿光武回忆,中国文化金融“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个概念最初并不被认可。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金融扶持的政策,文化金融才逐渐得以“正名”。
 
  寿光武称,目前文化产业市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行业规则没有建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在他看来,文化金融之路的最高境界是标准化、数据化,尽管现在仍然路远且阻,但对于中国文化金融的实践无论成败,都应当继续走下去。
 
  论坛上,主营艺术收藏品网上交易的电商平台“赵涌在线”则遭到了来自收藏者的质疑。藏家徐先生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艺术品线上交易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我担心会有人利用这个时间差,对原件进行复制和仿造后再退回,这对卖家是很大的伤害。”
 
  对此,“赵涌在线”董事长赵涌回应称:“如果因为有可能被仿制,就不允许退货,购买者的权益便得不到保证。两利相权取其重,我情愿有仿制品的出现,也要确保买家的安全。”他表示,对于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本身就是知识的博弈,收藏的趣味也体现于此。造假现象在艺术品交易市场屡见不鲜,但仍可通过专业手段进行鉴别,不能因噎废食。
 
  电商化作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大势所趋,销售模式又作为其核心要素,是否成熟还有待市场考验。而行业的行为规范则需要依靠制度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9403.html
 
 
[ 展览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最新展览资讯
立即发布»最新发布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浙ICP备0800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