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王筝】今日起,本报与武汉市商务局联合开设的“打造全国会展中心城市”栏目正式亮相,此后,本报将在专栏中展现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历程、行业动态、展馆展示、专家访谈、企业巡礼等多方面的发展动态,从而为武汉会展业的未来摇旗呐喊,为推动江城会展业走向美好未来出一份力。
一年一度的华中国际车展在昨日顺利落下帷幕,除了延续往年车展上的各种华丽篇章以外,今年车展在转场新国博以后,优质的展出环境给人们带去了一种“看到不想走”的心情。和预想的一样,转场新国博后,车展带来的视觉和展出效果比往年明显提升,政府大手笔的配套扶持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转场后带来的交通不便。
“三足鼎立”领航,全年展会活动将达400场
车展落幕之时,不少参展商告诉记者,车展成功的背后,除了市民们热情的捧场以外,政府的扶持和关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如此重视,出大力支持,我们对武汉会展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位参展商表示,不久的将来,武汉会展业即将揭开最辉煌的篇章。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华中车展的顺利转场和完美落幕,对整个武汉会展业来说,仅仅只是一剂助推剂。在此之前,政府部门已经为武汉打造全国会展中心城市下足功夫,甚至为增强武汉会展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知名度,今年初,武汉市还将“整合会展资源,培育引进知名会展品牌,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刚刚落幕的华中车展首次进入新国博,不论是前来观展的市民还是参展商都有了一种深刻的体会:新国博就像一架会展场馆的“巨型航母”,不论参展环境还是展馆档次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展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的展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汉口的国际会展中心交通便利,适合举办各类消费展;武昌的科技会展中心周边高新企业和高校众多,适合举办科技类展览;汉阳的国际博览中心硬件条件好,适合举办机博会、国际车展等对场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展览。
相比汉口和武昌的两个展馆来说,汉阳的国际博览中心在政府近两年的大力支持打造下,已经具备了领航武汉会展业的条件。据了解,新国博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投资47亿元,由12个矩形场馆和10个三角形连接体围合而成,可提供约7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最大可提供6.5万平方米的连续室内展览面积,成为华中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展馆。“政府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正是实现武汉会展业档次升级的表现。”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新国博投入使用以来,带动了全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及武汉会展城市的影响力。根据统计,2011年,实现全市展会举办数量达到352个,今年则将把展会数据提升至400场以上。其中,多场国家级巡场也将登陆武汉。
政府出力解决观展交通
最初做出车展转场消息时,许多市民和参展商心中还存在着“交通不便,影响观展效果”的疑问,然而,等到车展开幕后,这些疑问都烟消云散。在市政府多场协调会的强调和指导下,市民不仅能够通过免费直通班车的形式到达展馆,也能搭乘多条公交线路直到展馆区内。同时,大批量的出租车也都接到通知待命接送乘客。
“公交场站真是豪华,坐车很方便。”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车展期间,她一共来了三次,从武昌乘公交过来,2元的车票就能直达展馆门口,说不出的方便。记者从市商务局会展办了解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国博被列为政府扶持的重点工程,周边配套设置的建设更是包含其中。为了增加新国博的迎客能力,政府部门出资新修了“国博大道”四通八达,大型豪华停车场和公交场站,能最大限度地输送乘客,绝不会造成交通压力。“去年新国博在建时,阮成发书记和唐良智市长多次亲自前往视察,对于会展配套设施的建设,市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市商务局会展办官员表示,未来,政府还将逐步完善新国博的周边设置,包括相关的餐饮酒店的引进、邮政银行的进驻等,势必为新国博和整个武汉会展业带来方便。
经济效益1:13,武汉将成世界“秀场”
华中车展已经落幕,但其他的盛大展会还在持续规划进行中。9月的“机博会”,10月的“国际车展”、11月的“全国五金博览会”及“全国药剂展”等等,每个国家级大型的展会背后,都将为武汉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会展业内有一种说法,会展业平均投入一元,可拉动相关行业增长9元;而国内最旺的广交会,会展拉动经济增长的比率是1:13,可带动餐饮、酒店、交通、旅游等行业的收益。放眼全国,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郑州等城市都将会展纳入重点发展行业。去年的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阮成发书记表示,作为高铁汇聚的中心,武汉是会展业的黄金宝地,不仅会展数量要增加,更要与国际接轨,通过吸引世界会展企业和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展会品牌。
“武汉正朝着全国会展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会展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给武汉会展业带来的加速力度不仅仅是如此而已,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武汉将立足世界级会展城市,成为全球各国的产业“秀场”。
本报记者 王晴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