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协会的主体确认有关成立全国性展览协会的议论和酝酿由来已久。2004年政府机构的官员们在呼吁声中认识到会展行业在宏观调控中的必要性,把成立协会提到议事日程中。因此去年下半年以来调研会、座谈会时有声响。半官方的贸易机构为促进贸易、协调市场,更是出谋划策、承上启下、竭力推动。今年年初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开得红红火火,让业界人士充满信心。
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对协会的成立也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出于对行业的责任感,他们挑大梁的态度积极认真、身体力行、可圈可点。会展行业较发达的部分省市更是不甘寂寞,纷纷成立了适宜地方的展览协会,先干再说,但许多地方协会面临的却是能力有限、勉为其难。在这个无形的金字塔的最下层,即展览会组织者、展览装修工程公司和运输公司等服务商以及广大参展商,他们的呼声最高、最迫切,特别是那些有了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公司更渴望早日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诞生。
他们呼吁什么?频率最高的无外乎两个字:“服务”!至于制定行业规范、协调办展活动、规范办展行为、建立产业保护政策等等都摆脱不了“服务”二字的范围。协会的服务对象当然是金字塔的最底层,而恰恰这个目标群正是展览协会的主体,他们不关心协会归口领导问题、协会组成方式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协会早成立比晚成立好,以及协会的性质和功能定位问题。在2005年新春伊始,业界人士不妨做一些冷静的再思考,成立全国性展览协会的战略意义究竟是什么?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协作?这样才能逐步从纷杂的头绪中理出思路,为促进全国展览协会的尽快成立做出努力。协会有能力向政府谏言提起成立协会的作用,似乎有些老生常谈,谁都能罗列出一大堆成立协会的意义所在。我认为在众多成立协会的理由和必要性中,大家往往忽略了协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即通过协会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建立与政府对话的良好通道,以促进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并保护和提高会员的最大利益,同时协会也以此形成凝聚会员的向心力。
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痛定思痛,诸如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都受到国家税收上的补偿性政策保护,而作为重灾区的会展行业起初却无人问津、备受冷落,究其原因,不外乎行业不强大,行业协会缺位,没有形成与政府对话的良好渠道,因而没有人或以组织的名义向政府呼吁。这让我联想起美国的户外广告协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户外广告从旅行马戏团和剧场的招贴画起家,1891年由几家服务于卖止痛药和生活用品的广告公司自发组成协会,现已发展成为有1100家会员,广告年收入55亿美元(行业占有率80%)的强大行业协会。笔者在1997年去华盛顿参加美国户外广告大会时认识了该协会的总裁南希?费兰奇女士。她曾对笔者说:“我们的会员就爱说协会好!”原来该协会除了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推行行业标准、自我管理、筹措资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还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对话机制,协会特聘了几个国会议员,专门向政府进行游说。有一个例子,美国是车轮子上的国家,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美国联邦法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联邦公路的户外广告进行了限制,户外广告大有萎缩之势,引起业界的强烈不满。此时,协会和特邀的议员向政府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促使政府很快健全了户外广告法,颁布三级立法,严格管理,与此同时维持住高速公路上的广告位,使户外广告发展为强大的广告媒体。协会籍此激励会员履行对公共责任和公共服务的承诺,实际上保护了户外广告商的利益,也繁荣了广告市场,获得一箭双雕的目的,难怪会员把协会当成自己的娘家,有事找协会!
德国经济展览会博览会委员会(AUMA)更是把维护会员和出口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监督政府,与政府对话,把为会员服务放在首要任务。例如,德国联邦经济部2001年至2002年对资助企业出国参展的拨款每年为2000多万欧元,大多数参展商和展会组织者对此不满意。AUMA出面连续几个月要求审核政府下一年度的中期财政计划中的拨款预算,呼吁政府加大对企业出国参展财政支持的力度。协会成员对政府作了大量解释和说服工作,致使政府在2003年至2006年的财政预算中,制定了每年拨款3350万欧元的资助方案。与此同时,在AUMA的领导下,出口企业面对政府资助法的多种限制进行了合理的辩证,也使政府修正了资助法,取得了企业一年内享受四次资助,每个展览项目资助面积在100平方米之内的权利。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参展活动,AUMA又引导尝试由私人资助的试验方式。对代表德国参加的世博会,协会则要求政府作专门财政预算拨款,既不影响出口企业的利益,又突显了国家的良好形象。从国外一些协会的职能可以看出,协会自下而上的基础及与政府的博弈功能和互动功能,这样的协会更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试想,如果等着由政府来组建协会,或等着找好归口单位再启动协会的运作,是不是偏离了成立协会的意义,广大业界同仁需要的是服务型的中介机构,不是二政府,这应是成立协会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协会接受政府指导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会展业的支持有目共睹且力度日渐强大。不管政府是在前台唱主角,还是在幕后搞调控,都有一个找准角色定位的过程,常人依赖政府的心态也可以理解。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对审批制度的逐步取消和淡出贸易展览主办单位的作法,为加速中国展览业市场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对协会和行业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营造产业环境的重头戏上。协会作为中介组织肩负着行业管理的职能,有义务在日常活动中融汇贯通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指令,特别在一些法规上还要做模范的执行者和解释者,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诚信于会员,同时体现出主管机构在协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味排斥政府的情绪是片面的。成立协会只争朝夕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协会的成立已滞后行业发展,似乎自发成立协会的时机已过,权力机构与利益群体的交织形成新的中国特色。原本可顺其自然发展的问题,却被一些“归口”、“主管”、“挂靠”、“牵头”的讨论搞复杂了。不管形势有多繁杂,提倡争论、共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今,有一点应该取得共识的是:“协会晚成立不如早成立好,协会不是万能的,允许它有从弱变强的发展过程。”中国贸促会万季飞会长在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的发言对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业界人士认真学习和思考。
笔者认为,当前成立协会以全国性社会中介组织为依托,整合各地协会为分会,健全专业委员会,发展骨干会员,逐步完善中国展览业协会功能的做法较为稳妥。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希望政府的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由贸促机构勇为牵头单位,行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展览企业积极响应,四方力量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在2005年催生中国会展行业协会,为中国展览业的改革之路亮起一盏航标灯。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