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会展业的政治功能及其类型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我国目前的会展活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根据展会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地把我国具有政治功能的会展分为3类。
1.政治性会展。主要是指那些纯粹以政治为主题或是带有政治题材的,并以获取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展活动。这类政治性会展包括政治成果展、政党集会、英模报告会等,其政治功能显而易见。目前国际会展大部分是科学和商业性的,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但在我国政治性会展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2.公益性会展。主要是指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特定领域的效益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包括国庆庆典、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获取政治效益。大型体育活动包括奥运会、全运会等,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尽管活动本身排斥政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治的影响。
3.商业性会展。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之所以说其具有政治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少商业性会展,多有政府的参与和介入。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商业性会展活动中的种种政府行为,反映出其政治功能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强政治功能的商业性会展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阶段与政治功能的变迁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深刻记录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回顾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里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会展政治功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起步阶段:政治功能强势主导。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我国会展的起步阶段。从国内举办的展会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产品都靠计划调拨,重大节日举办的展销会,以及在一些乡镇以集市贸易形式组织的物质交流会,其真正目的也不时推销商品和贸易,而在于宣传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大好形势,主要是为政治提供服务。从出展业发展情况看,我国出展业在配合新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因此,当时的会展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治功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阶段:政治功能有所弱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我国会展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受到各方关注,发展的宏观环境极为有利,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展览会的主办单位已发展到200多家,从单一的政府或具有政府背景的部门主办发展到政府、商协会、外贸公司、专业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元主体举办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出国展览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增强,我国展览业开始与国际展览业接轨。真正具有商贸意义的会展业得以蓬勃发展,会展的政治性特征逐步淡化。
3.提升阶段:政治功能趋向多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会展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进入了市场竞争时期。展览业向大型化、专业化蓬勃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会展在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方面都迈出新的步伐,其政治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政府的强势介入下,一些大型重要展会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国家战略意图也在展会中从不同侧面得以体现。一是通过会展塑造国家形象。二是通过会展加强国际合作。三是通过会展化解政治分歧。特别是在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上,通过举办各类涉台研讨会、展览会、洽谈会,力求达到“以民促官”、“经济促政治”的目的。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会展业整整落后了一个世纪。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会展业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会展业仅用20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路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以及中西部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虽然就其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目前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凭借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跻身国际会展中心地区的预期将不会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认为,我国会展业目前正处于不成熟转向成熟转型的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会展业将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三、我国政府介入会展业的几点思考
1.关于政府与企业定位问题。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会展的发展应当按照市场化、规范化、商业化原则发展,政府直接参与的成分较少,但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很多国家的政府通过间接方式为组织本国企业出国展以及在本国举办展览会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在我国,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洽谈会,由于会展市场发育不完善,同时政府意识和行为尚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使会展市场竞争松散,淘汰退出机制无法形成,寻租现象日增,展会的实效性不强。因此,要正确认识并发挥好政府在会展中的作用。一是加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并将提升会展业水平作为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推动组建各级会展业行业协会,制定“游戏规则”,发挥行业协调自律功能,扶持会展专业公司成为会展业的主角。三是研究制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对当前客观存在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予以确认,并对其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培育企业成为会展市场的主体;四是在会展审批上,严格控制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动用政府财政资金的那些展览会,同时放宽对那些纯商业性的、属于企业行为的展览会的限制。五是对一些商业性会展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将其所承载的不必要的政治功能加以剔除。六是对政治性较强的公益性会展,特别是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要统筹运作,算好经济账。
2.关于政府办会的市场化运作问题。由于不少带有政治功能的展会属于非赢利性的,目前由政府主办或强势介入是必要的、合适的,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会。举办会展活动的效益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即主办者的收益、参展商的商业收益和综合社会效益。只有按市场化运作,才能使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兼顾。因此,有必要推动由政府办会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一是对政治性不强的一些展会,可以直接通过招投标方式授权中介机构或展览企业承办。二是对政治性较强的一些展会,可考虑先成立一个企业化运作的内部承办机构。政府做为主办者,可以提出对展会的总体要求,然后由承办机构提出实现这个要求的承办方案。三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承办的展会,可考虑尽可能将活动筹划、宣传推介、项目包装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承接。四是对那些完全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展会, 政府应该彻底退出。
3.关于政府办会的实效性问题。国内多数的博览会、洽谈会、招商会等活动,目前对办会能吸引多少客商、取得多少实效考虑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招商引资成本的增加和综合效益的下降。为提高政府办会实效性,一是政府在办会时要切实围绕提高实效,完善展会的功能设计。二是加强对政府办会的绩效考核,可考虑委托专业公司对展会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三是加强对有效客商的邀请。四是加强对展会的统计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核实成果,指导工作。五是运用网络技术发展网上交易,构建在线展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了会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关于政府办会借鉴国外经验问题。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外一些知名展会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各地政府在举办各类展会时加以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一是注重形成相对稳定的办会模式,籍以实现举办效果的最大化。采用相对稳定办会模式,并因此使具体操作方式程序化,日渐形成稳定的办会资源,逐步扩大参会群体规模,提高办会实效。二是注重围绕核心主题,培育形成各自鲜明特色。三是注重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展前、展中、展后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展会的竞争,服务制胜是根本。以过硬的服务优势促进展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四是注重展览和会议结合,丰富展会活动内涵。五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六是注重全方位宣传推介,扩大影响面和吸引力。七是注重建立目标观众群,巩固和发展展览会举办的基础资源。八是注重品牌塑造,不断致力于发挥品牌效应。应该看到,这些成功经验主要源于国外的“民办”展会,不能完全照搬,而要根据政府办展的特点和条件,有鉴别地加以采纳、吸收。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