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作为厂家与用户的集聚地及经济贸易与科技交流的中心,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用以开展友好往来、增进了解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们公认的一大国际政治活动。民间社团形式的展览会,可谓是贸易与外交的先导。举办一大型国际展览,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个国家或地区参加,有成百上千家企业的数千名厂商与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乃至数百的观众、记者齐聚一堂。在浓郁的商业气氛中,厂商与用户、大国与小国的同行直接对话。洽谈贸易自由,寻找伙伴随心。成交与否,一般都无约束,,与会者平等相待、亲如一家。这种利用同一场所相互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建设成就、加强合作、发展贸易的方式,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其传递经济信息、政治构思、加强对外关系的效果,也是其他形式不易达到的。
内行人曾形容:展览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场走势的指示器、加强友好的纽带、促进交流的桥梁。展会聚世界名厂名家与一堂、先进产品与技术与一厅,买主眼关六路、货比三家,选购价格、质量满意和适用对路的产品;卖主耳听八方、取长补短,多渠道的信息,及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生产工艺;广大工商科研界人士,通过直接观摩与对话,即可了解市场、科技发展动向,避免生产、科研走弯路,又可结识新伙伴、开拓新领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利用展会开拓市场、扩大贸易,不仅是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各国普遍仿效。据业内人士计算,商家从事推销活动的日常支出为展会的8倍,既日常花8元做成的买卖,在展会上花1元便可实现。正因展览会的独特作用与可观的效益,才出现了展业的激烈竞争。 举办展览会的数量与规模,同主办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就各洲及国家而言,欧洲一直领先,其中苏(前)、德位居榜首。苏联解体后,既由美、意、法、日取代。由于东欧国家社会、经济的巨变和西欧东扩的加剧,为欧洲展览业竞争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德、法、意、英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保其霸主地位,并借以提高政治声望,目前都争相大兴土木,欲在展览行业作持久较量。
法国每年举办300多个展览,有近一半集中在“展览之都”巴黎。这里凡尔塞展场及北展场,虽有40万平方米的供展规模,还是常因面积不足,将展商拒之门外。为保其世界三大展览胜地的桂冠,近年来正抓紧老展场的改扩与南展场的兴建。到本世纪末,其展览总面积将翻一番,达到80万平方米。巴黎博览会所以久负盛名,除其固有的商贸中心优势外,还在于从创办至今,一直受国家重视,政府要人届时参观已成惯例,其次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换展览主题,常给人以新意。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年办展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著名的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有65万平米的38个展馆,是世界三大展场之一。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米兰国际展览公司,对17万平米的老馆作了大修,投资2600亿里拉兴建的20万平米新馆,有10.4万和3万平米的屋顶和地面停车场,欲使展场面积达到百万平米。
英国原是一殖民大国,虽举办过世界第一个博览会或在占领地办过不少展览会,但本土展馆不多、规模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只有20余万平米,规模、水平、影响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也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60年代,伦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外汇兑换额超过纽约、东京和巴黎之和曾以其繁荣令世界注目。后因经济衰退走了下坡路,渐渐失去了光彩。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又有了生气,为缩小与周边国家的差距,伦敦不断增资建设展馆,欲在世纪之交,重现世界大都市的光彩。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