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沙:改革成果在身边
湖南日报记者 熊远帆
12月17日,中国改革年会在长沙举行,长沙将3年来的改革经验与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在即将挥别的2016年,长沙全面深化改革驶入快车道,从顶层设计蓝图,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改革成果就在身边,体制顺了、市场活了、城市美了,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了。
促发展:直面问题转型创新
明亮整洁的车间里,工业机器人的手臂快速旋转、抓取、放置。机器人车间转,大数据“云端”跑,生产指令通过网络输送到智能装备……在长沙宁乡经开区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正演绎着未来智能工厂的范本。
园区是转型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但园区体制机制过去存在不适应发展要求的问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
发展中的问题在哪里,改革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长沙先后出台园区提质发展实施意见、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对园区管理体制、审批制度、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进行改革创新,释放园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近3年,长沙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项目24个,90%以上落户园区。
今年,长沙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培育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上半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2%。
改革,让长沙走上了一条转型创新发展道路。近2年,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局面不再,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3D打印、电子商务、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此外,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目前,长沙市每12人当中就有1人创业。
提品质:力推城市治理现代化
被金黄的银杏树装点的芙蓉大道、串联起“浏河十景”的浏阳河东岸风光带、没有了围墙的公园和机关大院、干净整洁有序的街道、湘江两岸夜晚的灯带……长沙变美了。
就在几年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道路交通拥堵、老城区基础配套落后、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等现象逐渐显露,影响着长沙城市品质的提升。
治理好城市,首先要理顺体制。为破除城市管理工作中责权事不对等、职能交叉重叠、部门间相互踢皮球等问题,2014年,长沙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立,构建起“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了“大城管”格局。
同时,开展“史上最大规模拆违控违”、三年造绿、环境治理等攻坚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75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042公顷,新增各类公园121个,湘江城区段101个排污口全面截污。
除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长沙还把改革目标聚焦到完善地方治理上,打出了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物业管理体制改革等一套组合拳。并在基层党建中,实施“组团式管理、网格化服务”,把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法治中体现善治,在共治中落实自治。
现在,长沙主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74.38%,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0.8平方米,一批湖湘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旧貌换新颜。
惠民生: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听到这样顶级的音乐会。”12月11日晚,在长沙音乐厅听完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发烧友”李敏莉直呼过瘾。
正在举行的长沙音乐厅新春演出继续以低票价惠民,平均票价100元左右,最低票价仅20元。这得益于长沙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公共文化标准化体系改革。
“改革,务求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认为,改革不能空谈空转,必须落地落实。
长沙近年来推进招生入学制度改革,以最严制度破解“择校热”“大班额”“条子生”等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化发展。
今年起,长沙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宁乡县居民唐雪华腹中长了肿瘤。今年7月,在家附近的县人民医院,她腹中重达20公斤的肿块被取出。术后她感慨:“没想到县医院能治这病,花费比市里的大医院少得多。”
这种便利,得益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市卫计委引导下,长沙各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设备、人才支撑实现升级,还与上级医院加强协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此外,整体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首批20家部省市属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医药价格改革,让“看病贵”得到缓解。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1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