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漯河食博会如何转型升级
□河南日报记者刘国挺郭海方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现场对接的传统会展将会和互联网、移动互联以及多媒体视听等新技术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刚刚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给出的答案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让会展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散发出转型升级的别样魅力。
从线下到线上,“永不落幕的食博会”成为必然
5月16日的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名优荟萃,万商云集,在国内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食品类综合展会——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如期开幕。引人注意的是,开幕式场景不仅有LED电子大屏实时显示,一个以打造“天天食博会”为宗旨的线上食博会平台——“食品汇”网更在开幕式上宣布上线,成为一大亮点。
据介绍,由漯河市人民政府主导的“食品汇”B2B2C平台,致力解决食品行业信息不对称、商家销售难、融资难问题,连接生产厂家、经销商与消费者,整合食品产业上下游企业,为食品企业提供行业资讯、在线展示、撮合交易、物流快递、金融餐厨、股权投资等服务。“这是我们为食博会专门打造的线上平台,可以在线交易展示等,一站式解决食品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已有5万多家商户入驻线上网络平台,商品总数18万多件。”漯河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思克说。现场,不少客商纷纷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食品汇”网站了解信息。
不仅如此,在食博会的“互联网+”体验中心,由慧聪网承办的“互联网+线上交易”亦十分火爆。慧聪网产业带总经理姚永超介绍,在此前“互联网+展会”的基础上,今年慧聪网推出了“互联网+食博会”2.0升级版,为食博会提供“互联网+展位+买家+口碑+数据+体验中心+展会服务+窗口+3D实景+互动”九类服务。尤其方便的是,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码上采购”在移动端及时互动,轻松合作。
一边是食博会的现场会展,一边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永不落幕的网上展会。有关人士认为,今年的中国(漯河)食博会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O2O食博会、第一个互联网+3D实景+VR虚拟技术食博会。
从产品到机械到电商,全产业链式的格局正在形成
在食博会现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名优特食品并不让人奇怪,看到一些食品机械你也许会觉得好奇,但如果看到的是数百个展位的食品生产和包装机械展区,你会是什么感觉?震撼!
本次食博会上,规模宏大的食品包装机械专业展区,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食品生产和包装机械令人叹为观止。据介绍,本次食品生产和包装机械展览吸引了大批包装机械企业参展,参展规模和层次都不亚于其他展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网上销售的空间和需求越来越大。5月16日,漯河市专门举行电子商务产业推介对接会,向参加食博会的电商企业推介电商园区,对接洽谈项目。据悉,为推动食博会转型升级,漯河市设立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互联网+”和电商产业发展,使食品产业和电商产业相辅相成。
从食品产品到食品机械再到食品电商,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会长楚玉峰认为,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正成为食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优质平台,“全产业链”式的博览会格局正在形成。
从经济到文化,食博会内涵日趋丰富
“互联网+”因素的介入正使会展业表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这一点在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上的投资成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前期包括各种互联网平台在内的各种渠道的深入沟通,食博会期间举行的漯河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64个投资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投资总额达346.7亿元;随后举行的大型采购洽谈会上,又有包括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代表团在内的41个大型采购团的310余名采购商代表集中签约,各采购团及双汇集团等知名企业累计签订贸易合同金额176.9亿元。
此外,食博会也向科教文化方面拓展延伸。食博会期间,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与漯河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漯河工作站和漯河食品研究院,为漯河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同时,食博会还专门举行《中国汉字文化名城》邮票首发式,进一步放大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文化效应,使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双星闪耀。
从一个区域性小型节会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正以互联网+“连通一切”的思维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成为连接食品生产和终端消费的桥梁纽带、促进食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1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