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成都市首届公益慈善交流会”(以下简称“慈交会”)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2号馆举行。据主办方不完全统计,两天时间,在慈交会上,共达成合作项目120个,合作资金超过2000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慈交会划分为六大展区,其中63家民办非企业展区面积最大,其余为社区服务创新展区、慈善总会展区、商协会展区等,集中展示特色公益慈善成果,发布、对接了优秀公益慈善项目。除此之外,“慈交会”还举行了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公益体验、公益集市、公益慈善微电影展、公益专场招聘、公益沙龙等。
此次慈交会是成都市首次打造的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民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慈善盛会,参展单位达200余家,入场人数超过1万人。
据介绍,近年来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欣欣向荣,两年间,成都的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实现了从75名到12名,城市慈善星级由五星直升到七星的巨大跨越。成都是继深圳、广州、北京之后,全国第4个举办“公益慈善交流会”的城市。本次“慈交会”是以成都辐射四川,面向全国的大型慈善盛会。今后,“慈交会”将在成都常态化举办,预计每年一次。
有特色
公益项目不只是直接帮助
在此次慈交会上,公益理念呈现一些变化:不仅呼吁帮扶弱势人群,也提倡弱势群体之间开展互助自强等多元化模式。无论是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的“小母牛(中国)计划”,还是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的“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提倡,亦或是海缘残障人公益发展中心的残障人士手工品义集“月亮集市”等等,无一例外都是慈善理念的升级。
“送人牛奶,不如助人养牛。”一名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社工告诉记者,小母牛计划正是帮助农户学会培育繁殖技术,“从等着财富送上门转变为自己主动创造财富。当然,我们也会提供牲畜、农作物给农户,相当于把直接物资帮助和间接物资帮助相结合的模式。”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有特色的公益项目还有不少。
活动多
当了“盲人”想给更多关怀
在慈交会现场的公益体验区,市民冉隆斌参与了成都市锦江区黑暗中对话服务中心的活动——“探索黑暗的世界”,当了一回“盲人”。走出100米左右的“弯道迷宫”,他花了十多分钟,他说:“太艰难了,如果处在黑暗中,我可能连一天都生活不下去,希望社会能多给予盲人朋友们便利。
而心悦善行社工中心和中科院一起合作研发的情绪检测机,也吸引了不少市民。体验者需头戴一个类似耳机的白色感应器。据社工中心负责人郭官浪介绍,这个感应器可以检测用户脑电波变化并通过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情绪平缓放松时,画面是鸟语花香、青山绿水;当用户变得焦躁紧张时,画面呈现为枯涸沙漠。”这个仪器今后或用于与心理关怀相关的项目。
在慈交会上,公益集市也极具人气,10多家公益机构带来了各种各样精致、新颖的手工艺制品,都是义卖出售。
成都晚报记者 罗昊 何汶蔚 实习生 成欣芸 摄影 吕国应
慈交会现场“我在深山有远亲”感动市民
10月31日,成都首届慈善交流会上,来自邛崃深山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故事,让现场市民感动不已。半个小时的“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互助会展示,迎来在场市民的5次掌声,数人感动落泪,成为本次慈善交流会最大亮点。
“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互助会是半年多前,由一群邛崃80后妈妈发起并正式获民政部门注册成立。活动旨在召集年轻妈妈带着城里孩子走进大山,与深山的孩子结成兄弟姐妹,让城乡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到目前为止,通过“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互助会牵线搭桥,城乡结对家庭已经超过100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引起国内外数十家媒体广泛关注,爱心人士近1000人。成都晚报记者 钟辉 摄影报道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1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