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展会成为城市新名片
□白晓晴/本报记者/王卢莎
10月15日至18日,第四届中朝博览会在丹东鸭绿江畔隆重举行。在最吸引人眼球的商品展览交易会上,朝鲜的土特产和民族服装、巴基斯坦的黄铜摆件、湖南的茶叶、山东的阿胶……琳琅满目的中外商品让客商、市民、游客心花怒放,1.2万平方米展馆内热闹非凡。美食美器不但让人大开眼界,也为中外商家提供了洽谈交易的新机遇,更为丹东提供了展示自身的新舞台。如今,已成功举办四届的中朝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展会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搭建起更加开放的边贸流通、洽谈交流、项目合作的新平台,为打造东方新丝路的“丹东通道”助力。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重要节点城市,丹东是中国最大的对朝贸易陆路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我国对朝贸易超过七成的货物通过丹东口岸完成。作为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交会于丹东,东北东部经济带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也交会于丹东。高度发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使丹东融入沈阳、大连“一小时经济圈”和京津“六小时经济圈”成为现实。正在建设中的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和丹东口岸中心,是未来统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和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的战略支撑。
中朝博览会自2012年10月首次举办以来,已在丹东成功举办三届,国际影响力逐年增强。中朝博览会开启了中朝合作的新模式,提升了丹东对朝贸易“桥头堡”地位,拓展了丹东对外招商新领域,为对朝经贸合作创造了“先机”,进一步扩大了丹东及全省的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第一、二届中朝博览会被中国会展联盟和全国会展办公室评为 “中国十大特色展会”,第三届被评为“中国十佳优秀展会”。对促进丹东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丹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前三届展会上,国内外参展企业达2000余家,累计成交额3.7亿元人民币,国内外参展、参会总人数合计达76.5万人次;共达成投资、贸易意向1539个,合作金额42.2亿美元,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额4.1亿美元;朝鲜每年均派100多家企业来丹洽谈、展销,与丹东及外地商户联络,建立贸易合作关系。
作为今年中朝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开市,为中朝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贸易平台与合作模式。经测算,该互市贸易区启动后每年至少为丹东带来150亿元的边贸总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朝博览会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畅通空中、陆上和网上“丝绸之路”,集成功能,聚集资源,汇聚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交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打造东方新丝路的“丹东通道”。
第四届中朝博览会主体活动分为“中朝商品展示交易、经贸合作洽谈、文化交流、旅游合作”四大板块,共13项内容,集经贸、文化、旅游于一身,搭建起一个中朝两国企业展示、交易的平台。中朝商品展示交易会是本届博览会的重点项目,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省市企业参展为主,重点是我省“辽海欧”、“辽满欧”、“辽蒙欧”大通道沿线企业和产品、服务展示。在“一带一路”展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8团招商办主任韩风国介绍,第九师是丹东的援疆对口单位。这次展会为其免费提供了两个展位,他们带着山花蜜、农产品、针织、纺织等十几种产品来到丹东。 “从新疆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而来,一路的运费比商品的价格还高。一方面是想看看丹东这个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想把新疆的特色产品推广出去,打开市场。 ”韩风国说。
据悉,本届展会总展位500余个,商品交易会中外参展企业达400多家,参展的中外采购商达2万人以上。国内50多家贸促机构也率领大批企业家来丹东参展参会,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东部和京津唐地区的商会也组织了大批企业参与本届博览会。未来,中朝博览会必将成为丹东城市的新名片,成为中朝深化交流、合作、贸易的新载体。
网址:http://www.zhanlanku.com/news/show-13007.html